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在山西运城考察时的讲话
7月3日下午,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二级调研员董桂林一行就济南市中小博物馆提升等工作展开调研,并莅临济水春秋博物馆调研指导。市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蓝秋霞、副处长鹿云,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春兰,区博物馆馆长王邕等相关领导陪同调研,长田实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张勇参加活动。
董桂林一行实地参观了易丰农业在济阳街道董家村的产业布局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其中主要包括易丰居民宿、济水春秋博物馆以及龙格黑陶艺术研究院。听取了长田实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张勇关于易丰农业运营情况、研学活动接待状况等方面的汇报。
董桂林对长田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及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对藏品工作、修复保护和管理运行等情况给予了肯定,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他讲到,长田实业因地制宜的在董家村发展特色产业,建起了易丰民宿、建设了龙格黑陶、打造了济水春秋博物馆、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一项项有力的举措,让这个曾经“落寞”的小村庄华丽蜕变为齐鲁样板村,百姓安居乐业,游客慕名前来,这是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指出,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乡村博物馆在传承乡村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热潮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建设乡村博物馆,将为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建设乡村博物馆,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济水春秋博物馆在济阳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助推济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长田实业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好济水春秋博物馆,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把济水春秋博物馆事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山东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博物馆,更好的为山东省文旅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始终突出公益性质,积极探索现代化运作模式,推动博物馆高水平运营,切实把济水春秋博物馆建成展示和传承济阳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引导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
张总对各级领导的莅临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讲到,近年来,长田实业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乡村人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转型等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长田实业聚焦青少年文化需求、拓展教育内容,投资建立了济水春秋历史文化博物馆,馆藏丰富的济阳地区珍贵文献古籍、名人字画、农耕实物、皇帝御批等,藏品丰富多彩。另外,基地通过馆校合作与实践教学课程相结合,将陈列展厅变成教学课堂,让青少年切实走进历史,感受“活”的历史,实现青少年特色教育系统化与多元化的新发展。他表示,接下来,长田实业将继续完善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济阳丰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育中,定期开展活动,将文化遗产蕴含的深厚内涵及价值传达给参观者,真正实现“情感互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增进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和认知,使文化遗产内涵的精神深入人心;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上,打造一系列凸显传统性、激发人们情感的文创产品,包括文创纪念品、节庆活动等,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想象和体验;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推动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研学等融合发展,激活文旅新产业,让博物馆“活起来”,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